码头机械网 >> 复合地板

工业机器人江苏智造的引跑者新闻资讯0铅笔

2022-10-28

工业机器人:“江苏智造”的引跑者-新闻资讯

工业机器人,对多数人来说既陌生又神秘。上周,记者从徐州到苏州再到常州,先后采访了7个机器人生产和应用企业,试图为异军突起的我省机器人产业描摹一张发展“示意图”。  24台机器人,节省80名技术工  “这么大厂,舍不得发工人口罩?”9月10日,记者在焊光闪烁的徐工集团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车间左顾右盼,不见一个戴口罩工人,忍不住向主人发问。  “我们安全规程上,允许工人及参观者不戴口罩。”徐工集团科技分公司生产总监周天雷笑着提醒记者,“别忘了,这可是18万平方米、亚洲最大的机器人焊接绿色生产基地!”记者走近生产线吃惊地看到,一个自重1.5吨的“大家伙”,被焊接机器人轻而易举“拎”到离地2米的空中,揉团似地翻转,以便焊接臂全方位焊接。机器人还能识别50多种铲斗规格,自行调整焊接距离和程序,一气呵成。  “过去焊这个,两个熟练工扑上去,要焊4个小时,连上厕所都小跑。就是焊完了,质量也好歹不一。现在机器人焊一个只要4小时,节省一半时间,而且电脑全程控制,焊多少都一个质量,从不返工。”周天雷自豪地说。  去年5月,他们建成拥有24台机器人的两条柔性焊接智能生产线,不仅规模和技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,而且有一颗“江苏芯”———由距车间2公里的徐州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、量身定制,填补了徐州智能制造业的一项空白。  科技分公司副总经理崔吉胜轻松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两条生产线每月能焊3200个铲斗,所有工序只用60名工人;如果是手工焊接,则要140名工人,等于每年节省80名工人。按技术工人年薪10万元计,每年节省800万元人力成本,3年就赚回一条生产线的投资。再说,现在熟练焊工“打灯笼”也难找。  再就是“健康账”和“劳动强度账”。过去人工焊,不仅戴口罩,还戴双层的,一天下来口罩如抹布。车间里焊雾弥漫,十步以外不见人,焊工极易得锰中毒职业病。即使不得职业病,弯腰曲背多少年,也会落下多种后遗症。现在,机器人高空焊接,自带除尘、过滤、换气绿色装置,车间里空气达标,哪里还要戴口罩?他这一说,记者才恍然大悟。  徐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长甄文庆告诉记者,目前,该区已集聚了包括徐工集团、徐州华恒、海伦哲等十多家机器人为主导的新兴制造企业,智能产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,被省经信委授予“江苏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”。  机器人,苏南新的“人口红利”  “我省机器人智能产业有三个全国亮点:一是以徐州华恒为代表的焊接机器人,二是以苏州澳昆为代表的包装机器人,三是以常州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园。”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长强信然建议记者“再去苏南看看”。  或许是较早尝到“招工难”苦涩的缘故,记者走访后发现,苏南地区的政府、园区和企业,对机器人产业的认知程度、发展意识和应用能力普遍较高,并视其为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新的“人口红利”。一些机器人生产企业也因此得以“井喷”发展。 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液态奶包装机器人,最快分拣速度可达每秒4袋,填补了国内非制造业专用机器人生产的空白。董事长李政德博士告诉记者,2009年之前到企业推销机器人,常遭到呵斥——工人下岗了谁养活?而随着近年用工荒的频现,机器人订单应接不暇。  记者从该公司远程监控电脑看到,在蒙牛、伊利集团车间,分拣包装机器人能自动识别200克、250克和500克不同规格的袋装奶,按每小时1.5万包速度分门别类入箱封装。而每两条生产线,才需要1名看管工人。“哪里有传统制造业,哪里就有机器人的生长空间。”这位“千人计划”创业者已率先分享苏南经济转型的“红利”。  常州,是省政府确定的智能装备重点发展区域。依托常州科教城打造的“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”,规划面积9332亩,已集纳了日本安川、常州铭赛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,并有上百家当地企业与之配套,初步形成智能产业集群。  常州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长陈申介绍,该市正在筹建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院,加快智能创新主体建设,把常州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“智能制造装备名城”。而当务之急,是以发展机器人等智能产业为契机,倒逼常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  江苏机器人,可以跑得更快些  坦率地讲,我省机器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,与江苏装备制造业领先全国的地位还不适应。强信然认为,表现有三:一是数量偏少,全省工业机器人只有五六千台,且科技含量偏低;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,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;三是科研投入和研发能力普遍不足。  “大力发展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,是迎接‘第三次工业革命’挑战、加快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。”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告诉记者,要推动各级政府设立高端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或产业资金,把优先发展机器人等智能新兴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,培育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0个省级技术中心。他预测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省工业机器人应用量将以每年20%以上速度增长,为“江苏创造”的高端化增添动力。  东南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戴先中教授认为,现在说的机器人,已非20年前一台智能机器,而是产业集成系统概念。要以发展机器人产业为突破口,带动全省先进制造技术、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,特别是突破机器人关键基础零部件的生产瓶颈,提高我省装备制造的自主配套能力。  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。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鲁泓建议,随着我省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,要大力发展医疗康复、助老助残、家庭陪护机器人,抢占机器人产业的制高点。  江苏省科技厅原厅长王永顺退休后,受聘东南大学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,专司机器人研究。他呼吁,全省50多家机器人制造企业及机器人研发机构,要联合起来,形成产、学、研叠加合力,统一打“江苏品牌”,把“江苏智造”推向全国。  王永顺还建议,可按产业特色建立机器人区域发展规划。如昆山,可利用台资密集的优势,共建海峡两岸机器人智能工业园,学习台湾“智造”经验,促进我省机器人产业跨栏快跑。

2022年保健医资格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刚刚更新

新闻推荐当阳市水下打捞救援队今日案例一览表

今日更新酉阳县煤炭水泥破碎机日价格一览表

新闻咨询常州市锅炉检测长期合作已更新

沧州救护车长途转运今日价格一览表

友情链接